霹靂舞從街頭進奧運 濰坊愛好者感慨萬千
來源:濰坊晚報 發(fā)布時間:2021-01-15 09:21:24
2020年12月7日,國際奧委會召開執(zhí)委會,宣布霹靂舞入選2024年巴黎奧運會,成為大家關注的焦點。為何這項運動能夠受到奧運會的垂青?作為體育比賽項目,我市霹靂舞的發(fā)展是否迎來契機?1月13日,記者采訪了我市多位不同年代的霹靂舞愛好者,傾聽他們燃燒本心、賦舞以魂的故事。
□文/濰報全媒體記者郭超圖/濰報全媒體記者鞏建國(署名除外)
回憶過去
受美國電影影響,霹靂舞風靡一時
1984年,美國拍攝了一部電影《霹靂舞》,掀起了霹靂舞熱潮。1984年洛杉磯奧運會閉幕式上,當萊昂納爾·里奇演唱歌曲《一整夜》時,在焰火的映照下,來自十多個團體的200名舞者面對10萬觀眾跳起霹靂舞,多名舞者同時打起頭轉,數百萬觀眾在電視機前看到了這激動人心的一幕。
這部講述以美國非主流文化所認可的街頭舞蹈和正統舞蹈激烈碰撞的電影,1987年在我國上映。在中國,那個時候錄像機剛開始進入家庭,《霹靂舞》的錄像帶通過各種途徑傳遞到青少年的手中。滿大街一時間出現了許多頭扎花發(fā)帶、身穿運動衣、褲腿用皮筋緊綁、腳蹬回力球鞋的“馬達”(《霹靂舞》中的主角之一,霹靂舞歷史上著名的舞者)們,就像大腦出了毛病一樣,一會兒一只手到另一只手“傳電”,一會兒前后左右地走起“太空步”,一會兒又對著空氣“擦玻璃”。一系列炫酷炸燃的動作,總是能吸引年輕女孩們的側目。
電影《霹靂舞》對當時的年輕人影響巨大,中國內地因之幾乎與美國同步出現了一大批愛好者,而且水平也相當高。
“那時受到美國電影《霹靂舞》的影響,我和同學們看完后都喜歡跟著跳。”家住濰城區(qū)曹家巷小區(qū)的程忠國回想起三十多年前跳霹靂舞的場景仍記憶猶新。那時候,他和同學每人花兩塊錢,待在錄像廳里反復看一下午。后來,幾個青年常常聚在一起,扛著錄音機,播放著在當時聽起來瀟灑動感的音樂,有人穿著破洞的牛仔背心、戴著露手指的皮手套,即便沒有一點兒舞蹈基礎,卻都熱衷模仿電影里的每個動作,一會兒像觸電一樣搖頭晃腦,一會兒在地上盡情打滾轉圈托馬斯回旋。這個被大人們詬病“腦子出了問題”的孩子才會跳的舞蹈,一時間誕生了一批忠實擁躉。
12歲那年,還在濰坊五中上學的李峰一次偶然的機會中看到了邁克爾·杰克遜的《Bad》,瀟灑的舞技讓他十分崇拜,就暗自下決心也要在霹靂舞中闖出一番名堂。從那時起,家中的客廳、學校的樓梯間,甚至河邊的空地都成了李峰練舞的場地。“那時我家沒錄像機,就跑到我姐姐同學家里看有關霹靂舞的錄像帶,一遍遍看,一次次練。”家住經濟區(qū)友誼小區(qū)的李峰說,父母見他如此熱愛,便專門將他送到青島拜師學舞。
“記得每年學校的元旦聯歡會,我的霹靂舞都是保留節(jié)目,最多的一次,一臺晚會我跳了三段舞曲。”回想起三十多年前的舞蹈經歷,李峰仍歷歷在目。
當年跳霹靂舞的人如今跳起廣場舞,感嘆曾經的青春
霹靂舞,舞動的是一代人青春,跳不散的是情懷?,F如今,喝著養(yǎng)生茶、系著紗巾跳廣場舞的中老年群體,或許在當年的街頭,也會隨著“動次打次”的音樂,時不時來一段“太空步”,走幾個來回“擦玻璃”動作后,再學著邁克爾·杰克遜的舞步“倒滑”回起點……
1988年的夏天,在濰坊十中的操場上、走廊里,每天下課后都會出現一群十幾歲的半大小子跳起霹靂舞,突然身體騰空,接著又來一個打轉,甚至有時還會有一對一對峙和挑釁……
“那時候最好玩的就是下了課和老師打游擊戰(zhàn),偷偷和男同學玩整身‘傳電’,你傳給我,我傳給你,然后再傳回來。”家住濰城區(qū)華實小區(qū)46歲的陳美琴回憶說,霹靂舞的出現讓她瞬間從黑白世界一腳邁進了五彩繽紛的世界。
假小子性格的陳美琴就像男孩身后的小尾巴,總纏著他們教動作,每天不和同學們跳上一段、互相切磋一下舞技,就渾身不自在。如果不幸被老師“抓住”,自然少不了家長的一頓皮肉之苦。“那時候哪敢和家長說啊,說了不是找挨揍嘛!”陳美琴笑著說道。
時光荏苒,轉眼已經過去三十多年,那些曾經跳著霹靂舞的年輕人現如今跳起了廣場舞,而霹靂舞也成為了他們的回憶。談起是否還會跳起霹靂舞時,陳美琴表示,現在的舞蹈種類越來越多,技術也越來越好,一種舞蹈風靡全國的巔峰時期已經蕩然無存,自己也不會再跳了。或許他們失去的不僅僅是一種舞蹈,更是青春與回憶。
“跳霹靂舞沒人不認識邁克爾·杰克遜的太空步,他的動作做起來特別帥氣。”家住濰城區(qū)高家小區(qū)的李建軍對記者說,當時,隨著慢慢接觸到歐美、日韓及港臺的音樂和電影,還誕生了以邁克爾·杰克遜《Bad》、廣春蘭《西部舞狂》、小虎隊《愛》為主的一批批作品,迪斯科、霹靂舞、喇叭褲也成為上世紀80年代末風靡全國的時髦年輕人的標志。
“那時候我們走在街上,回頭率特別高,不亞于現在的小青年。”李建軍調侃道,隨著千禧年到來,娛樂方式逐漸增多,那些“70后”霹靂舞愛好者逐漸成家立業(yè),霹靂舞慢慢淡出人們的視野。
探訪當下
教授霹靂舞,從當初二十幾人到如今三百人
1月13日下午3時許,位于奎文區(qū)東風東街與新華路交叉口附近的最終團體街舞工作室內熱鬧非凡。幾位二三十歲的年輕人跟隨音樂正在打托馬斯,只見他們用手撐著地,在地上跳了一下,身體還轉了一圈。“動作要連貫,可以擺一些帥氣的姿勢,注意節(jié)奏……”35歲的張強在為舞者們指導動作。
張強是國家體育總局認證的CSDA(全國街舞執(zhí)行委員會)一級教練、一級裁判員,北京體育大學街舞委員會委員,在全國街舞界擁有大批粉絲。他和街舞已經相伴快20年,從愛好到工作,如今把街舞視為一生的事業(yè)。
2007年,張強在城區(qū)成立第一家舞蹈教室的時候,很多家長認為學習霹靂舞就是不務正業(yè),那時候一年僅能招收二十幾名大學生,其他年齡層沒有。無奈之下,張強選擇演出為生。
在推廣了三四年后,陸續(xù)有家長帶著孩子“嘗鮮”,小學生逐漸多了起來,如今已有300名學員,實現了飛躍式增長。張強帶著他們從最初參加省內一年組織的三四次比賽,到現在一周組織的三四次比賽(疫情除外)。
據了解,目前我市10歲以下常年參加街舞學習和訓練兒童超過了5000人;10歲至20歲之間的有兩千余人;20歲以上的舞者超過1000人。
10歲時在電視上看到霹靂舞后入迷,以該特長考上了大學
“小時候看爸爸跳,現在爸爸看我跳。”家住奎文區(qū)寶鼎花園小區(qū)20歲的杜曉宇剛大學放假歸來,便以《國門之巔》街舞比賽蘭州分賽區(qū)冠軍的身份,為參加3月份在廣州舉行的總決賽做最后沖刺,如果能拿到國內總冠軍,他將代表中國參加世界總決賽。
這個靦腆內斂的男孩,自從10歲那年在電視上看到這些以單手撐、頭轉和背轉等帥氣的舞蹈動作后一發(fā)不可收拾。在他看來,這些動作比爸爸跳起來的滑步更有挑戰(zhàn)性,也更花哨,相信自己跳起來一定會比爸爸還要帥。于是,在張強的舞蹈室內,便多了一個小小的身影,經過多年學習,在家人的支持下,最終杜曉宇以霹靂舞特長考取了武漢體育學院體育舞蹈專業(yè)。
“我認為霹靂舞的基本功、對音樂的理解以及是否有個人風格是最關鍵的。”杜曉宇表示,與父親那個年代相比,現在的霹靂舞最明顯的變化就是舞者不再滿足于用身體去表現音樂,想要跳好,更多的是把舞蹈動作與音樂融合,在追求細節(jié)的同時發(fā)掘人體極限,而不是一味死記動作,形不成自己的特色,因此托馬斯回旋、倒立旋轉等也成了霹靂舞的標志性動作。
杜曉宇認為,該項目入選奧運會后,在體現競技實力的同時,也要展現霹靂舞的藝術之美。“霹靂舞不是講究誰做得動作多,誰跳得高就能奪冠,比的是誰的動作更有創(chuàng)意。”杜曉宇說,期待有朝一日,能站上奧運會舞臺,和來自全世界的舞者們切磋技藝。
展望未來
我國霹靂舞起步較晚正處于上升期,入奧是一把雙刃劍
2020年12月7日,國際奧委會召開執(zhí)委會,宣布2024年巴黎奧運會將增設霹靂舞、攀巖、滑板和沖浪四個項目,其中,攀巖、滑板和沖浪已是2020年東京奧運會正式比賽項目,此次把霹靂舞納入未來計劃,不難看出,巴黎奧運會將打造一屆更具創(chuàng)新、更接近年輕群體以及可以走向場外的奧運賽事。而隨著街舞產業(yè)不斷上升,入選奧運會以后,勢必對從業(yè)人數和機構都會產生推動作用。
“大家可能很難理解我們舞者的心情,進軍奧運會相當于把Breaking(霹靂舞)從邊緣拉了上來。”談起霹靂舞入選巴黎奧運會,張強感慨萬千。霹靂舞其實是街舞文化的一個舞種,與其他例如震撼舞、鎖舞等不同的是,只有霹靂舞入選了奧運會。
“我認為入奧是一把雙刃劍。歸為體育競技類以后,對于這項舞蹈的推廣還是不錯的,但目前國際的統一標準規(guī)則暫時還未形成,一旦形成后,部分運動員就會存在將競技放在第一位的問題。”張強表示,如果單純?yōu)榱烁偧夹匀ゾ毩暸Z舞,到最后呈現出來的效果就會變得一板一眼,類似體操動作的固定性,對藝術性就會產生不利影響,反而會丟掉很多原汁原味的東西。
張強認為,雖然我國霹靂舞起步較晚,但經過近年來的不斷發(fā)展,目前處于上升期,而未來也會隨著教育體系的完善越來越好。“目前,我國有著比較強的青少年舞蹈培訓體系,街舞培訓也有非常厚實的群眾基礎,未來繼續(xù)加強與國際頂尖水平舞者的交流,相信水平會進步更快。”張強說,等到巴黎奧運會時,目前國內這群年輕人若成長起來,將有望沖擊奧運會獎牌。
◎新聞名詞
什么是霹靂舞
霹靂舞,英文名Breaking(又譯Breakdance,舞者統稱為B-BOY、B-GIRL),是一種以個人風格為主的技巧性街舞舞種,也是北美街舞中最早的舞種,起源于上世紀70年代的美國布朗克斯區(qū)。
在大量吸收來源于Capoeira(巴西戰(zhàn)舞)、體操、中國武術(來自香港邵氏電影)等不同體育及藝術形式的元素和動作后,形成了如今的Breaking,分為TopRock(搖滾步)、Footwork(腿部動作)、Freeze(空中定格)、PowerMove(整體移動)四大內容,大量手撐地的快速腳步移動、各種倒立定格動作以及在地板上或者空中匪夷所思的高難度旋轉,使這種舞蹈充滿了視覺沖擊力。用手、頭、身體在地上旋轉,稱為大地板;用肢體在地上踩出復雜變化的腳步動作,加上刁鉆的倒立,稱為小地板。當然,跳舞的同時也可以隨意去搭配你所想表現的動作。
對國內民眾來說,第一次接觸到Breaking這個詞語,要追溯到一部在街舞歷史上有著舉足輕重地位的美國電影。1987年,這部名叫《Breakin’》的影片傳入中國,中文譯名定為《霹靂舞》,從此,Breaking也就與霹靂舞這三個字綁定在了一起。這部電影在國內產生了巨大沖擊:國人被這種外來舞蹈深深吸引,幾乎全國上下的年輕人都躍躍欲試。這種現象級的文化傳播,除了電影《霹靂舞》的啟蒙,也少不了“流行音樂天王”邁克爾·杰克遜的“推波助瀾”。在當時尚未培育出街舞文化的國內,這些舞蹈都被籠統地與霹靂舞三個字劃上了等號。
電影中,肩扛錄音機,走起“太空步”,或是對著空氣“擦玻璃”風靡一時。然而,這些動作并不屬于霹靂舞,而是屬于街舞的另一個舞種——Popping(爆裂舞)。這種舞蹈需要強大的肌肉控制能力,通過肌肉的快速收張達到震動的效果,早期的舞步多模仿機器人的動作,因此也被稱為“爆裂舞”“機械舞”。
責任編輯:李曉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