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詐騙手段??訉W生
來源:濰坊晚報 發(fā)布時間:2021-08-31 10:19:22
在大眾認知中,電信網絡詐騙的受害群體多數是對網絡和新技術等不熟悉的老年人,剛剛進入職場急需穩(wěn)定經濟來源的青年人,或頻繁涉足于投資理財、金融市場的中年人。殊不知,在固有印象中與“錢”關聯(lián)相對較少的學生群體,正在成為詐騙犯罪分子瞄準的新目標,學生群體成為遭受詐騙的“重災區(qū)”。針對在校生遭遇電信網絡詐騙案例頻出的現(xiàn)象,警方總結了學生群體受騙的五類高發(fā)類型,提醒廣大學生加強防范。
類型一刷單返利詐騙
手段揭秘:騙子發(fā)布網購刷單兼職信息,承諾在交易后立即返還購物費并額外提成。刷第一單時,騙子會小額返利。刷單交易額變大后,騙子就會以各種理由拒不返款。
類型二冒充電商物流客服詐騙
手段揭秘:騙子冒充電商、物流客服人員打來電話,能夠準確說出學生的購物信息和個人信息,騙取信任。接著,他們就以網購平臺系統(tǒng)升級造成訂單丟失、商品存在質量問題需召回等原因,說可以退款,誘騙學生下載網貸APP或登錄釣魚網站,騙取或盜取資金。
類型三注銷“校園貸”詐騙
手段揭秘:騙子冒充網貸平臺工作人員,稱學生之前開通過校園貸、助學貸等,需要消除校園貸不良記錄,或不注銷會影響個人征信,誘騙學生在正規(guī)網貸網站或互聯(lián)網金融APP貸款后,騙取錢財。
類型四網絡游戲產品虛假交易詐騙
手段揭秘:騙子在社交平臺推廣充值游戲幣、游戲點卡優(yōu)惠出售或優(yōu)惠購買的廣告,誘導受害人先付款,制作各種虛假的游戲界面和充值界面截圖,發(fā)送截圖給受害人獲取信任,對其實施詐騙。
騙子在網上發(fā)布買賣游戲裝備、游戲賬號的廣告信息,誘導你在虛假游戲交易平臺進行交易,通過釣魚網站竊取你的賬號和密碼,讓你以“注冊費、押金、解凍費”等名義支付各種費用,并盜取賬號。
騙子以出售游戲外掛、游戲代練、解除游戲賬號凍結、解除游戲防沉迷限制等為由,誘騙受害人匯款實施詐騙。
游戲消費要量力而行,不要輕信“低價充值”和“高價收購”,不要在非官方網站上進行游戲賬號交易。
類型五冒充熟人詐騙
手段揭秘:騙子利用QQ或者微信冒充親人、同學、朋友與你聯(lián)系,稱遇到緊急情況要借錢,一定通過電話或視頻通話等方式向當事人核實。本報綜合
責任編輯:李曉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