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菠菜火燒的春天 是不完整的"
來源:濰坊晚報 發(fā)布時間:2023-02-07 17:01:41
記憶中,第一次吃的菠菜火燒,是大娘給做的。四五歲時,春季里的一天上午,跑大爺家玩,半上午時,好脾氣的大娘讓我晌午飯就在她家吃,說冬菠菜可以拔了,要給我烙菠菜火燒?,F(xiàn)在火燒種類繁多,而兒時最常見的就是瓤子火燒,二兩糧票、五分錢一個,兩面焦黃、香噴噴的,吃起來都不用配菜。而蔬菜做餡的火燒,應該是后來在肉火燒的基礎上發(fā)展起來的。所以聽到大娘要做菠菜火燒,很是新奇,主動承擔起拔菠菜的任務。
菠菜不需要買,拿了鏟子,挎了籃子,自家小菜園里剜來即可。當時,大多人家都有小菜園,且一般在房前屋后就近處,會按季節(jié)和各家口味、喜好種植菠菜、蔥、蘿卜、白菜等常見蔬菜,現(xiàn)吃現(xiàn)拔,新鮮又方便。不知何原因,大爺家雖住在村東頭,小菜園卻在村比較偏西的位置,我歡快跑到菠菜畦子里看來看去,專找大的剜??媪瞬げ嘶丶?,大娘先是和好面,然后又擇菠菜,別的插不上手,擇菜我在行,可一棵菜被我撕得亂七八糟的,大娘也不急,教給我只摘去不能吃的黃葉和爛葉即可,干葉能吃,留著就好,自此我也知道了開春買菠菜有“買干(葉)不買黃(葉)”的說法。
準備好面,調好餡,支起面板、鏊子,做火燒、烙火燒……烙好的第一個火燒當然歸我了??涩F(xiàn)在記不清大娘特意給烙的菠菜火燒的味道,心里卻存了一個疑問:火燒明明是圓圓的,這怎么會是火燒?這不就是小的哈餅嗎?為何有這疑問?來看看其制作過程。
把餳好的面揉勻,做成合適大小的劑子壓扁,搟一個比白碗口小一些的餅,餅要比平時單餅厚一些,留出約一指寬的邊緣,在半個餅上均勻攤一層餡,將另半個餅翻上來對折,把邊緣壓實,然后碗邊近餡處,兩手稍用力壓著碗沿對折邊緣處滾動,割下沒菜的邊,這樣邊緣齊整又不容易漏湯,做好后放到燒熱的鏊子上烙熟,就可以開吃了。
這樣做出來的菠菜火燒不是平時火燒的圓形,而是半圓形,我心中存疑也就不奇怪了。俗話說:“十里不同俗,一家一個天”,多年后明了了這句俗語,才對“菠菜火燒”這稱呼不再耿耿于懷。就像菜餅,昌邑辛置叫哈餅,而濰縣高里叫塌餅。再看看東北的韭菜合子,不就是菠菜火燒換成了韭菜餡嗎?我轉的地方也不算少,但火燒這叫法好像只有老濰縣和周圍的地方才有,而帶餡火燒,大多地方都稱餡餅,不帶餡的則叫燒餅。
菠菜生命力頑強,除了溫度很高的六七月份和寒冷的冬季不容易種植成功,春季或秋季種植都很容易成活,這也是老家的人們獨愛春天烙菠菜火燒的原因吧。一般餡用菠菜、蔥花和油鹽做成,講究的人家會加了雞蛋碎、海米或蝦皮,別看蝦皮廉價,比海米更出味,如果碰巧煉腥油,油渣加在里面最是鮮美。
我們一家三口都喜歡吃帶餡的食物,自己也多次烙過菠菜火燒,于我來說,感覺還是菠菜、蔥花、雞蛋、粉絲做餡吃起來最合口味。需要注意的是,菠菜不能燙老,雞蛋炒成雞蛋碎,粉絲涼水泡軟切段,烙出的火燒咬一口,綠的菠菜、黃的雞蛋、透明的粉條,沒有肉火燒的油膩,不似韭菜火燒味道那般濃重,用兩個字形容最貼切:清香。
春回大地,萬物復蘇,露天菠菜很快就要上市了,大家準備好,動動手烙幾個鮮美不膩的菠菜火燒吧。(郭君同)
責任編輯:邢敏